春节期间熟食店遇冷

5月 1, 2022 成功案例

位于乌兰察布东街农委大院内的一家熟食店取下了“正月初八开业”的牌子换成了“正月十五开业”。

“本来以为春节期间会赚点钱,结果每天的营业额还不如平常的一半。”张春华很无奈,“这是咋了?小区里突然没人了。”

记者在呼和浩特市走访了多家熟食店后发现,很多商家春节后生意冷淡,一些商家为了“不赔钱”无奈歇业。

“鸡爪子25元/斤,烧鸡16元/斤,猪蹄子21元/斤,平常就是这个价钱,1分钱都没涨。”张春华做了多年熟食零售生意,价格“逢年必涨”是“必须的”,可今年却出现了奇迹。

不只是张春华的熟食店没有涨价,记者在呼和浩特市走访了多家熟食店发现,春节前后各类熟食的价格与平常的销售价格基本持平。

据市民张女士回忆,去年春节前猪蹄子一路涨到30元/斤,烧鸡每斤也涨到24元,今年好像除了熟食没有涨价,像生猪肉、蔬菜在节前都在涨价。

记者在张春华拿出的销售流水账本中看到,在2012年5月7日的销售清单中烧鸡是每斤16元,在2013年2月5日的销售清单中烧鸡同样是每斤16元,销售清单中其他熟食的零售价格也基本没有变动。

据记者了解,呼和浩特市熟食店进货渠道有两种,一种是直接购进熟食销售,另一种是购进生食后加工再销售。

腊月廿七,刘蓓把所有的熟食批发完,用苫布把摊位罩得严严实实。第二天,她与家人一起坐上了通往四川老家的火车。

刘蓓一家在开泰市场做熟食批发生意3年了,主营批发猪头肉、猪耳朵、猪蹄子、猪肘子等熟食。干的时间长、服务态度好,很多熟食店的老板都愿意进他们家的货。

“往年都是大年三十才回家过年,大年初五就开始往呼和浩特赶,可今年生意实在是一般,所以索性早点回家过年。”刘蓓说。

据刘蓓介绍,刚进腊月生意就不是特别好,来上货的老板一天比一天少,到了春节前更是少的可怜。

刘蓓还记得往年一到春节前夕熟食批发的火爆场面,各种熟食一天一个价,有时甚至会有个别品种出现断货。

据记者调查了解,春节前夕,在开泰批发市场,熟品猪头肉每斤批发价为12元。

而据刘蓓介绍,熟品猪头肉平常的批发价就在每斤12元左右,往年春节期间熟品猪头肉一般都会涨到15元/斤左右。

“去年春节期间,猪头肉上货进价15元/斤,销售价22元/斤,今年进价没涨还是12元/斤,所以零售价没涨,还是18元/斤。”张说。

刘蓓告诉记者,今年春节熟食行业不景气,一些熟食店提早就关门了,和她同在开泰批发市场的批发商的批发量在春节期间不增反降,这在往年是不能想象的。

王慧这几天在家里已经坐不住了,给公司打电话问什么时候上班,领导总是说再过两三天吧、等通知。

“往年到了正月初六就开始上班了,今年估计得过了正月十五才能上班。”王慧说。

王慧所在公司主要生产鸡类生食速冻产品,她所在的班组负责呼市赛罕区个体熟食店送货工作。

“今年进了2月份业务就有所减少,有的熟食店平常一个月4000元的进货量,在2月份差不多降到2000元,很多熟食店进货量在2月份都有所下降,一些店家干脆就停止进货了。”王慧说。

张春华也很纳闷,这是怎么了,过节了,熟食应该卖得快呀?怎么这样不景气呢?

调查结果是,农委大院的房屋中有46%的住户是本市常住居民,23%为外来务工人员租住,12%为外来学生、陪读家长租住,其余19%的房屋为商用和闲置。

在2013年1月中旬,因学校放寒假,外来学生及陪读家长基本离开小区回家过年,在春节前夕外来务工人员也陆续回家过年,再加上一小部分本市常住居民回家乡过年,农委大院小区春节期间所住居民不到平时的1/2。

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,在呼和浩特市普遍存在春节期间因回家过年,小区和街道异常冷清的情况。

“小区院里就看不见人嘛,东西卖给谁呢?”张春华希望春节早点过去,人都回来了,生意才能好做。

“过节了,人就是少了很多,前几天我开车送货,每个熟食店的老板都在和我说都回家过年了,生意不好做。”王慧说。

而在农委大院租房的魏女士则认为,人少了只是一方面原因,另一方面原因是临近春节工薪阶层不敢花钱,“挣得工资少,平时也没攒下钱,临过年了就得扎脖攒点,不然回家过年兜里没钱多丢人呀?”

张春华也很赞同魏女士的说法,平时小区里的人们买东西很大方,可临过年了却变得仔细起来,一些经常光顾的顾客临过年时也很少来店里买东西了,就是买也是买得很少。

业内人士表示,房贷、车贷、物价上涨带给工薪阶层的压力过大,小幅度的工资上涨只是杯水车薪。就现在而言,过春节的成本激增,让很多人脱离了“月光”却逃不过“年光”。(记者任阿龙)

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

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