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波一马路沿街店铺招牌下沉被迫用竹竿撑(图)

5月 6, 2022 产品展示

江北区西草马路,沿街的店铺招牌,不少都摇摇欲坠,店家只得用竹竿木条撑住,真成了“竹竿撑门面”。

要知道,在2010年8月,作为背街小巷整治工程之一,西草马路(槐树路—新马路段)沿街店招,都统一改造过。“扮靓”工程完工还不到四年,原本整齐划一的招牌变得歪歪扭扭。看上去不雅观不说,安全隐患也让人担忧。

问题是,当初统一安装店招是免费的。现在,两年的保修期早就过了。如果店家自己重装,势必会破坏街面的整洁,重新回到原来参差杂乱的局面。

我们看到,整条西草马路(槐树路—新马路)的店招都是按统一规格制作的,但由于店招普遍下沉,一眼望去,原本整整齐齐的一排,现在变得高高低低。尤其是靠近槐树路路段,情况最为严重。有五六家商店的招牌已经摇摇欲坠,店家不得已,拿了竹竿、木条甚至梯子撑住,生怕哪天垮下来砸到了人。

一家棉花店的老板徐先生指着店招下面的支撑架说:“这里早就生锈松动了,什么时候掉下来真不好说。”

旁边几家店的老板也凑上来,有人说,最近这大半年,已经有多家商店的招牌掉下来,“光上个月,就发生了两起。”

记者从江北区城管部门了解到,作为当时江北区整治背街小巷的一项内容,西草马路(槐树路—新马路)沿线月统一进行了店招改造,当年10月改造完成。

改造前,沿街的店面招牌都是经营户自己做的,因此整体看去参差不齐,字体色系也很混乱。

改造时,所有店招都按统一尺寸、式样进行制作和悬挂。同时,根据沿街店面的经营业态及店家的要求,又在字体和颜色上体现出个性化差异。这次改造,工程造价200万元左右。江北区城管局市政管理科黄科长告诉记者,“基本上是按照1200元/平方米的标准整改的,费用全部由政府支付。”

记者采访的时候,经营户们均称,从去年开始,他们就陆续向有关部门反应了情况。但是,这批统一安装的店招,保修期只有两年。如今,如果要整改,需商家自己掏钱。

“自己掏钱也可以,但这些招牌都是连在一起的。我的拆了,旁边的店铺也得跟着拆。”一位姓邢的早餐店店主告诉钱江晚报记者。而且,这些招牌的尺寸、式样都是统一的,如果每家店都自己更换招牌,岂不又回到了原来杂乱的老路?

政府花了大价钱统一安装的店招,为何用了这么短时间,就出现“集体”下沉的现象呢?

据黄科长介绍,实际上,在改造之前,许多经营户为了让店铺变得更大,擅自进行违章搭建,有的还用石棉瓦在店面外加盖了近一米多的棚。

统一制作的店招,是在拆除部分违章搭建后挂上去的。雨水一密集,石棉瓦长期渗水,三脚架生锈,因此变得不牢固。黄科长解释说:“加上西草马路本来就不宽,车辆密集,不断震动之下,也会造成店招慢慢下沉。”

针对当前存在的安全隐患,江北城管部门表示,将在这个月对这些店招进行拆除。

至于之后的修补方案及费用问题,黄科长表示,届时相关部门会与店家协商,拿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。

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,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,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。东莞外来工群像:每天坐9小时 经常…66833